[點晴模切ERP]SAP業務藍圖解析:公司間采購 及復雜生產管理的架構分析
當前位置:點晴教程→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
→『 經驗分享&操作答疑 』
業務類型及流程 某集團內分公司HZ10和總公司HZ01之間存在業務往來,以分公司向總公司采購為例,采購對象包括:物資、委外加工、服務、寄售,其中物資采購流程包括:采購(付費或免費)、退貨、計劃協議庫存轉儲。 退貨流程是采購流程的逆向過程;相比于付費采購,免費流程中將采購訂單中的行項目標識為免費,后續不會觸發開票和發票校驗;計劃協議轉儲流程留待續篇說明。 下面先以付費物資采購為例做詳細架構分析,重點放在數據部分。 物資付費采購流程概要 流程結構如下圖: 運輸環節的管理根據情況需要選擇,如果涉及,需要針對發貨單創建運單,本例中略去。 采購訂單的產生過程: MRP->采購申請(可不經MRP手工創建)->采購訂單(可不經采購申請手工創建)。 流程控制要點: 發貨單的創建需要與采購訂單關聯。 收貨要基于發貨單,以確保數據流閉環。 發票價格來自采購訂單,數量來自發貨單,發票校驗時針對收貨。 此流程涉及三個對象:采購訂單、發貨單、發票。 實現重點包括兩個部分: 一是定義各對象(采購訂單、發貨單、發票)參數的傳遞規則。 二是實現各對象間的數據流對接傳遞。 物資付費采購流程相關數據分析 主數據 總公司的主數據: 公司代碼HZ01、發貨工廠H001、銷售區域HX01、分銷渠道H3、產品組H1、裝運點HX01、物料R435、內部客戶546(對應分公司)、庫存地點、庫位。 分公司的主數據: 公司代碼HZ10、收貨工廠HY01、采購組織HC02、采購組C01、物料R435(與總公司一致)、供應商900(對應總公司){供應商主數據上設置發貨工廠}。 注: 一個供應商只能對應一個發貨工廠,如果有多個發貨工廠,須設置多個供應商,單僅對應一個出票方。 須將物料R436的特殊獲取類型設置為“公司間采購“。 參考數據 采購訂單類型NB、發貨單類型(公司間NLCC,公司內NL)、發貨單行項目類、移動類型別、發票類型。 主數據、參考數據的關系 為發貨工廠配置發貨單和發票上所用的銷售組織、分銷渠道、產品組 為收貨工廠定義客戶代碼 為發貨工廠分配發貨單類型 為發貨工廠分配裝運點 為采購訂單分配發貨單類型 業務數據 >>采購訂單: 采購訂單類型(NB)、供應商(上海總部)、采購公司(HZ10)、采購組織、物料、收貨工廠、裝運信息(發貨單類型{NLCC}、裝運點、客戶、銷售組織)、價格 裝運點確定(可用過事務碼確定或針對采購訂單配置) >>銷售訂單: 行項目、物料、價格、計劃行 >>發貨單: 采購訂單編碼、發貨單類型(NLCC)、發貨單行項目類別(NLC)、發貨過賬相關、公司間開票相關、庫位確定、批次確定。 庫位確定:來自采購訂單、發貨時執行庫存確定、銷售模塊的揀配地點確定。 >>公司間發票: 發票類型、采購價格(基于配置復制自采購訂單)… 業務規則元數據 見下。 控制流程規則的業務規則元數據設置 >>1-定義ATP檢查規則 創建采購訂單時自動檢查發貨單位的庫存可用性。 >>2-設置庫存轉移步驟 一步法(發貨過賬時同時自動完成收貨)還是兩步法(發貨過賬和收貨分成兩個步驟)。 >>3-將發貨單類型與銷售訂單類型關聯 本案例雖然是采購訂單驅動,但在發貨方屬于銷售行為,因此存在銷售訂單,需將發貨單類型關聯到銷售訂單類型上,以此實現和發票類型的關聯。 >>4-發貨單行項目類別確定規則 發貨單中的每一行是一個行項目,每個行項目可以有不同的性質,包括文本性行項目、需要開票的行項目等,行項目類別基于多種條件確定,并約束后續的行為(包括物料移動類型的確定和是否開票)。 行項目類別確定規則是:發貨單類型NLCC+物料項目類別NORM+行項目用途V(對應采購訂單)->行項目類別NLC。 >>5-定義發貨單的發貨過賬移動類型 發貨單(銷售訂單)行項目類別NLC+物料的MRP類型PD->計劃行類別NC->移動類型645(一步法)/643(兩步法) >>6-定義發貨單行項目類別的發票相關性 定義發貨單行項目類別NLC與發票的相關性,通過將行項目的“出具發票相關”屬性選擇為“D”,表示此行需要開票。 >>7-發票類型與價格復制控制: 配置控制發票上貨物單價來自采購訂單單價:設置發票類型IV、發貨單類型NLCC、行項目類別NLC、價格來源A(采購訂單)。發票中的條件類型與采購訂單條件類型取相同名字:PB00。 總結 如圖為公司間付費物資采購數據流及其控制參數傳遞總圖。 其中,深色部分為核心數據流,淺色部分為相關的數據流控制參數,1-7為上述業務規則控制參數(元數據)設置點。 由上述分析可見,生產業務流程管理與其他業務流程管理的矛盾點有顯著不同,其難點不在于業務流程的規劃設計,而是實現計劃(訂單)、物流和資金流的嚴格吻合,生產中的大量混亂正來自于此,由于計劃、物流和資金流有著大量的類別分支和觸發條件,因此需要進行很多的參數設置與控制。 比如: >>1-ATP檢查規則設定可以避免供方物料不可用的情況發生。 >>2-移動步驟設置定義了物流控制的細節方式(如果雙方倉儲距離較遠,且過程復雜,則需兩步法控制),以確保物流閉環。 >>3-將發貨單與銷售訂單關聯,以此將物流類型與開票類型關聯。 >>4/6-通過物料的銷售屬性確定發貨單上物料行項目的屬性,確保銷售信息通過物流信息傳遞到開票環節。 >>5-基于物流控制方式和銷售訂單的中的計劃性信息(計劃行)確定收貨處理方式(移動類型),并據此形成物流憑證。 >>7-基于發票的價格來源設置實現采購價格數據到發票價格數據的傳遞。 基于上述分析,需要提出一個問題: 有效的生產管理需要做大量復雜細致的工作,在IT實現上更是如此,那么,我們在架構層面可以做哪些事情才能為生產管理的數字化提供幫助? (待續:SAP業務藍圖解析:公司間采購 及 復雜生產管理的架構分析(續)?) 閱讀原文:原文鏈接 點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聯系電話:4001861886 該文章在 2025/3/27 12:56:25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